1 / 3
Caption Text
2 / 3
Caption Two
3 / 3
Caption Three margin testing

Thursday, August 27, 2009

SSHMenu – Manage SSH Connections from the Panel

SSH Menu – Save and Open SSH Connections from the Panel « Ubuntu Blog

I was looking for a replacement for SecureCRT in Ubuntu. Something that would let me save all my SSH connections and make it possible to open a connection with the least effort.

As is often the case, I found something better than SecureCRT – a panel applet for GNOME that gives me a drop-down list of SSH connections. SSHMenu is cool, way too cool.


SSH Menu

Above, you can see my list of ssh accounts in all their glory. A connection is just a click away.

When you set up the connections, you can specify the geometry – ie, where on your desktop you want the gnome-terminal window to pop up, as well as a "profile" for the gnome-terminal instance – very handy if you want to have different color schemes for different ssh accounts to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better.


SSH Menu Options

What's even better is, in the "Hostname (etc)" field, you can prepend ssh options to the hostname. The figure below shows my port forwarding setup for IRC at school, since I can't chat using port 6667 at school.


SSHMenu Account Options

There's a Debian/Ubuntu repository for SSHMenu, and of course, nothing stops you from downloading the .deb packages and installing them if you don't wish to add another repository to you list of repositories.

Once you get SSHMenu installed, you can add it to your panel by right-clicking on your GNOME panel, and selecting "Add to Panel". SSHMenu should be listed as "SSH Menu Applet" under the "Utilities" section. Then all you have to do is use the tool to add accounts that pops-up when you install the applet, or add the accounts later by clicking on the "SSH" in your panel. However, this still doesn't take us to "one-click" login, since you will be prompted for your password by the server you are trying to connect to.

To make the connections truly one-click (or two-click), you might want to setup password-less logins using ssh-keygen and ssh-copy-id. A quick overview of that process follows:
On your local computer, type:


$ssh-keygen -t rsa

Enter a password here. Then when you try to connect to the accounts using SSHMenu, you will asked for the password only once, the very first time. (Thanks to Grant, SSHMenu's author for the explanation in the comments).

Once your RSA key-pair is generated, you need to add the public key to your server's ~/.ssh/authorized_keys file. You can do this very easily by typing (on your local computer):


$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username@example.com

This will copy your public key for the just-generated RSA keypair to the example.com ssh account, where your username is "username".


Of course, for this passwordless login to work, the server needs to accept this method of authentication. There's an old article at the Debian Administration blog that describes the process in a little more detail, and countless others have written about this, so you won't have trouble finding info.

SSH without password on Ubuntu

Ssh without password | Linux4All.Net

Using the below steps, you can ssh to the server from client without the entering any password.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 on the client

-> ssh-keygen -t dsa
Enter a password here. Then when you try to connect to the accounts using SSHMenu, you will be asked for the password only once, the very first time. File id_dsa and id_dsa.pub will be created inside $HOME/.ssh

Copy the id_dsa.pub to the server's ~/.ssh directory
-> ssh-copy-id -i ~/.ssh/id_dsa.pub user@server

You can try ssh to the server from the client and no password will be needed
-> ssh user@server
Here you will be asked for the password, only once at the first time.

Create the file ~/.ssh/config, and customize your servers uniqely within it.
Host server
Hostname 192.168.170.254
User user
Now you can login with this command:
-> ssh server

How To Set A Static IP On Ubuntu 8.10

How To Set A Static IP On Ubuntu 8.10 » Linhost.info

November 12th, 2008 by Luis Ventura

Known network manager bug https://bugs.edge.launchpad.net/ubuntu/+source/network-manager/+bug/284298

Due to a bug if you want to assign a static IP on Ubuntu 8.10 Desktop your setting will be overwritten after the next reboot because of a bug that escaped the Ubuntu team. The bug is annoying and silly that something so basic would escape the development team.

Any way there are two solutions one uses the command line and the second one the GUI.

First Solution

First solution is to get down and dirty with the command line, it takes less than 2 minutes. 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and enter the following values.

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3 network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gateway 192.168.1.1

And save it.

Now move on to edit the /etc/resolv.conf. And add the name server.

sudo nano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92.168.1.1

If you don't want to reboot the system restart the networking service instead.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Second Solution

  1. Right click on the network icon located in the top panel. Select Edit Connections…
  2. Right click on Add. This is when we add the new configuration.
  3. Now you are presented with empty fields. Check Connect automatically at the top, otherwise the older configuration will take over. For the configuration to work you need to provide the MAC address of your network interface card in my case it's eth0.Tip : Issue ifconfig in the command line and copy and paste the resulting MAC address.
  4. In the same windows select the IPv4 Setting tab, the drop down menu will offer various option select Manual.
  5. After selecting Manual you have to provide the IP Address, Netmask, Gateway and DNS Server. Now click OK to save the settings.
  6. Now the new connection named "Wired connection 1″ is available.
  7. Go back to the network icon located in the top panel and right click on it. Wired Connection 1 is now an option right click on it. The system will now change from the previous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the the new one.Tip : To verify the changes issue the ifconfig command.
  8. The last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 step is to go back in to Edit Connections… and unchecked the Connect automatically option on Auto eth0 which is the previous faulty Ubuntu configuration. Failure to do so will result in the Auto eth0 taking over the new configuration on the next reboot.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Easy Way To Schedule And Automate Tasks In Ubuntu

Easy Way To Schedule And Automate Tasks In Ubuntu – Make Tech Easier

Gnome-schedule is an application that provides an easy way for anyone to schedule (and automate
) tasks on their computers. It provides a simpl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that uses cron and at command to manage the crontab file. Be it scheduling a recurrent task or task that happens only once, Gnome-schedule has no problem in handling it.

gnome-schedule

Some of the useful features found in Gnome-schedule include:

  • Custom titles and icons for your tasks so that they can be organized and managed more easily.
  • Templates support so that you won't have to create the same task again and again
  • An Advanced mode for crontab experts
  • A calendar for you to choose the day you want a task to be executed
  • Easy dropdown selection of the date and time (so that you don't have to learn the "0 * * *" crontab instruction
  • If run as root, you can edit any user's crontab and "at" tasks, and also run tasks that require root permission.

Installing Gnome-schedule

Gnome-schedule is already included in the Ubuntu repository. To install, simply run the command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chedule

Once installed, go to System -> Preferences -> Scheduled tasks. This will open Gnome-schedule configuration window.

gnome-schedule

To create a new task, select New. Choose whether it is a recurrent or a one-time task.

gnome-schedule-new-task

For one-time task, enter the task's description, date and time of execution and the execution command.

Click Add to add the task to the crontab, or Add as template for future reference.

gnome-schedule-new-task2

For recurrent task, enter the description, command and the frequency of execution. The Advanced option allows you to edit the execution frequency in greater details.

gnome-schedule-recurrent-task

gnome-schedule-advanced (Advanced mode)

To create template tasks, click Templates, followed by New.Select between a recurrent or one-time task and enter the description and command.

To run Gnome-schedule as root, simply type

gksu gnome-schedule

In the configuration window, you can now see a new option "Change User". Clicking on it will allow you to modify other user's crontab and at task.

gnome-schedule-root

Saturday, August 22, 2009

New Virtual Private School

New Virtual Private School

August 21, 2009

Virtual K-12 school operator Connections Academy has launched a virtual private school called National Connections Academy (NaCA). Enrollment in NaCA for the 2009 fall semester will close on August 26th.

National Connections Academy is an accredited, online private school serving students in grades K-12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NaCA's private school brings the classroom to the stud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curriculum, real-time instruction, and course materials from leading publishers.

Offering both full- and part-time options, NaCA is suitable for students who want either a complete virtual school education or those interested in taking individual courses. In addition, NaCA offers a special "high school to college" program with American Public University that allows NaCA students to earn both a high school diploma and an associate degree in a total of four years.

Learning from home, NaCA students will work closely with their parents, or another "Learning Coach" and a teacher using detailed daily lesson plans that can be personalized to meet individual student needs. Teachers offer expertise, 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and handle instruction, grading and testing - just as they would in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Free online information sessions are taking place Friday, August 21st through
Wednesday, August 26th.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www.NationalConnectionsAcademy.com.

Fix and Get the Best Firefox Font in Ubuntu

Fix and Get the Best Firefox Font in Linux | Ubuntu Site

  1. Install Microsoft fonts:
    sudo apt-get install msttcorefonts
    Log out and log in back. If you do not want to logout, the Font cache can be reloaded wit the command:
    sudo fc-cache -fv
  2. Download this file, extract it to /home/$username/.fonts

If the directory doesn't exist, just create it and paste all the contents there. To make it available for use to Firefox, then just do a right-click on your desktop click on change background themes, click the font tab and use the extracted file. It should look something like this.

font%20settings Fix and Get the Best Firefox Font in Linux

Check now your Firefox's font rendering. Here's mine.

Before:

before%20font Fix and Get the Best Firefox Font in Linux

After:

after%20font Fix and Get the Best Firefox Font in Linux

Thursday, August 20, 2009

Webcam on Ubuntu


Many webcams will "just work" in Ubuntu. There is a USB standard that defines USB streaming video called UVC. This stands for Universal Video Class, and it does for webcams what UMS does for USB memory sticks and hard drives. This allows one driver to work with many webcams. When looking to purchase a webcam for use with Ubuntu, you should look for a UVC compatible camera. The Linux-UVC project has a good list of UVC compatible webcams as well as The Quickcam Team for Logitech cameras.

Tuesday, August 18, 2009

EMAIL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EMAIL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_子虚乌有_新浪博客

EMAIL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2009-01-31 17:57:07)

吴承义/文

此文曾发表于《美中教育评论》2007月2月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中一个困难且薄弱的部分,面临着多重困境。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探索新的EFL写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作为一种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功能,电子邮件在辅助EFL写作教学方面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而且目前的实践已探索出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Abstract: The instruction of writing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and weak branch in EFL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le to explore new teaching concepts and patterns for EFL writing instruction.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network function, email has displayed great advantages in assisting EFL writing instruction, with some quite mature patterns successfully explored in practice.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which deserve our attention.

关键词:电子邮件;EFL教学;写作教学

Keywords: email; EFL instruction; writing instruction


一、 前言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使用英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各种跨国经济、商务、教育活动等,都离不开英语写作,然而中国的EFL写作教学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所幸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探索新的EFL写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目前随着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利用电子邮件辅助EFL写作教学正受到英语教育界普遍的关注。1993年Chang Yeling在台湾对EFL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跟另一远距离学校学生的交往活动进行的研究以及1995年Krooneben在香港国际学校(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外语教学中使用电子邮件辅助教学的实践都表明电子邮件辅助英语教学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陈玉莲,2001;勒树东,2000);Ron Belisle(1996;1998)在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上发表了两篇名为E-mail Activities in the ESL Writing Class和Let the E-mail Software Do the Work: Time Saving Features for the Writing Teacher的论文,公布了其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外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大陆,胡壮麟(1997)教授的"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一文算是国内这方面较早的尝试,但国内后续相关研究显得乏力,成果缺乏原创性、系统性和操作性。为此本文拟从传统EFL写作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入手,深入分析电子邮件辅助EFL写作教学的优势,并探索电子邮件辅助EFL写作教学的应用模式,指出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打破传统写作困境尽绵薄之力。

二、 EFL写作教学的困境

因受课时、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的EFL写作教学已成为整个EFL教学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对教学双方而言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 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在中国,目前EFL写作依然主要依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教材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模式和现在流行的"阅读—讨论—写作"综合教学法。教师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一般由教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限期交上,然后批改评分。教师对学生从构思、列纲、拟稿到写作、修改的过程给予的关注较少,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学生常常是对着空白的稿纸发呆,不知从何处着手。等拖到最后期限草草写就,交上应付了事。这样一来写作质量无法保证,写作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学生缺乏真实的写作动机和需要

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常常不具备交际需要,除教师以外,没有读者群。题目由教师指定,学生可能对这个题目不感兴趣,写作时缺乏积极性,因而难以产生真正的写作动机。学生在写作文时,假想读者往往是教师。一般说来,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扮演三种角色:读者、评估者和诊断者,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只扮演了后两种角色,却忽视了第一种角色,未能从读者的角度提出意见。教师的这种评判和审视的态度,使学生产生心理距离和压力,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王澄艳,2004:55)。因此,学生英文写作水平和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普遍不高,内容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三) 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低。

课堂通常是教师"一言堂"的舞台。教师占据课堂的主角位置,课堂实践基本用于评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在以暴露问题为导向的批判性课堂授课模式下,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挫折感,而且难得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有发言机会,也只限于少数人。此外,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读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很少,失去了同伴间互相学习帮助的机会。

因此,写作教学成为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和突破口,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电子邮件的应用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三、 电子邮件辅助EFL写作教学的优越性

在EFL写作课中运用电子邮件系统开展教学活动具有以下优越性:

(一)创设真实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兴趣和动机。

写作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需要在真正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才有意义(Schultz & Fecho, 2000: 51-63)。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大多只注重一些写作技能方面的训练,没有真实的语境和读者。利用电子邮件辅助写作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局面。学生可以把外语当作真正的交际工具,自由选择笔友,自由选择交流内容,和同学、老师、国外学生、专家等迅速沟通,在论坛上发表自己观点、在公告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等。尤其在与国外笔友交流时,文化的差异与真实的英语沟通情境对学生而言充满着无穷魅力。写作课的语言环境不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真实的。写作成为学生的个人需要和个人兴趣,主动性大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学生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同外界交流,会努力地修改文字形式和内容,使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二)电子邮件有助于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实现内隐学习。

心理语言学家一般认为母语是习得的,外语是学来的(王天剑,2003:98)。母语习得是一种自然过程,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结果,是最理想的语言掌握方式;而外语学习一般是在教室里进行的,需要勤奋努力。母语习得是一种内隐学习,而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过程中对事物关系、属性的掌握,也叫无意学习(王天剑,2003:98)。

那么能否使外语学习接近母语习得而变得更轻松些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外语学习能否具备接近母语习得的教学条件。在传统的"教室+书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没有机会与英语为母语者交流,根本谈不上习得语言。如今借助于电子邮件,学生可以进人语言使用的虚拟环境;依靠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英语实践,尤其是可以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足量的语言输人、输出实践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电子邮件,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习得语言。

(三)电子邮件辅助英语教学有助于教学信息及时反馈。

罗斯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反馈越及时学习效果越好(皮连生,1997:301)。这一研究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是一致的。在大学里,学生的作业做完了往往不能立即交给教师,教师改完了往往不能及时发给学生,中间常存在不必要的拖延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在既定时段内任何方便的时间及时上交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提供反馈,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弱点,学生可以在得到这样的反馈之后对先前的作业再次进行修改,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修改定会有助于他们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四)突破了传统写作课的"课堂内"和"师生间"的局限,拓宽了写作教学的时空。

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以在运用外语与他人交流时不再受特定时间和具体教室的局限,他们可以在宿舍、图书馆或网吧等任何场所上网发邮件;而教师则可以同1名或1组或同全体学生进行交互式交流,克服了大学教师和学生见面少的弱点,教师和学生随时都能保持联系。此外,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与外界交流,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及那里同龄人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接触到大量生动鲜活的英语口语和习惯用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学生难得有机会接触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电子邮件辅助写作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形式活泼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上述不利因素。

(五)有利于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

电子邮件辅助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一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且还代表着一种理念:写作不能只靠教,而更应重视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王澄艳,2004:57)。在英语写作课中使用电子邮件,教师可以和学生实现方便的互动。首先,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或学生组从集体讨论(brainstorming)阶段到形成草稿的整个写作过程进行电子监控。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姓名、日期、方案名称等不同分类方法对邮件进行归类,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电子管理。其次,电子邮件也便于学生向老师讨教问题,学生可随时将问题或想法发送给教师。此外,使用电子邮件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公开关注,有利于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电子邮件便于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需要因人而异的指导。使用电子邮件可使教学更能针对各个学生的问题得以开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很难做到这点。利用电子邮件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目录来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这种记录功能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快捷准确地审查和整理学生的作业,而且可以为日后的进一步分析留下素材,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各个同学的情况。另一方面,电子邮件在写作教学中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频率和效率,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轻松获得个别辅导。

(七)电子邮件还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电子邮件"邮件清单"(mailing list)功能,教师可以将作文题目及写作要求同时传达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随时提醒学生交作业的时间。如果学生对作业有任了可疑问,可随时与教师取得联系和帮助。这一切都可以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使用电子邮件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更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对新知识的传授或是针对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讲解和教学活动中。

(八)电子邮件能为"问题学生"提供正常发挥的空间。

害羞的学生在同教师交流时一般都有一些心理问题,如何帮助这类学生一直是教学中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利用电子邮件,害羞的学生能够毫不畏惧地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而对于那些写作水平偏差的学生而言,电脑操作能使作文的外观美观,有助于他们隐藏在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缺陷(MacArthur, 1996: 344-354)。同时利用电子邮件写作,学生普遍感到没有在课堂上紧张写作时的那种压力(Standford, 2001: 21-24),使他们更能在轻松自信的心态下进行写作。

四、 电子邮件在EFL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注意事项

关于电子邮件在EFL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的实践已探索出一些比较成熟的可以推广的模式,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模式

1、对话(dialogue)

对话是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最基本的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最简便的方式。具体参考模式有如下几种:

u 从学生到教师

n 上交作文和日记

n 提问和回答问题

n 汇报学习清况

u 从教师到学生

n 送发通知(announcements )

n 布置作文题目和课外作业(assignments and homework)

n 转发范文或答案

n 评改作文

u 从学生到学生(们)

n 班级邮件清单(class mailing lists )

n 趣文交流

n 班级活动通知(social events and announcements)

2、重组段落(reorganize a paragraph)

教师通过电子邮件给出一些句子,但并没有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要求每个学生用拖动鼠标,或剪切粘贴的方法,重新排列这些句子的逻辑顺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段落,然后回复给教师。如果某学生没有排列正确,要求他重新排列,直到做对为止。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段落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方面的能力。

3、修改段落 (proofread a paragraph)

教师从学生习作中找出一篇或一段文章,转发给每个学生,指出段落或文章中存在多少处常犯的拼写、词法、句法及逻辑错误,要求每个学生修改后回复教师,直至所有错误被所有的学生修改为止。若某学生的修改还有问题,推荐做法是在该邮件回复框中复制并粘贴诸如"There are more mistakes. Please correct them and send the corrected paragraph back to me."的语句,这样可快速高效地回复那些需要进一步修改的邮件。


4、故事接龙(chain stories)

课前教师通过电子邮件给出第一个句子,要求每个学生续写2至3个句子,形成一篇具有逻辑性的故事。例如:I went to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第一位学生写完后,就转发(forward)给下一位同学。这篇故事在全班所有同学中传递,每个同学都须先读一下别人的故事,然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续写自己的遐想。最终形成一篇精彩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评改,这种共同参与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5、结交国际键友(international key pals)

键友是指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上结交的笔友。键友可以来自本校,也可来自校外,校外键友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对于学习英语来说,结交英语国家的国际键友似乎更有价值,因为他们的语言更地道,他们的异国文化更有吸引力。国际键友间的电子邮件互动能满足学生渴望真实交际活动的愿望,同时提供一种真实的开放型英语写作环境。教师可按不同专题把学生分组,搜集专题资料,并拟出问题纲目,然后分头与笔友联系。笔友精彩的回信也可在班上与同学分享交流。经过几轮通信后,每人根据各自的专题和信息提交一份报告。

(二)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所有的电子邮件必须用英文撰写。为了营造出一个纯英语的书面交流环境,所有发生在教师和学生间或学生和学生间的涉及到写作任务本身以及其他说明性文字都必须一律用英文撰写。

2、提醒学生正确对待所谓的"网语"。出于快捷之考虑,在电子邮件写作中很多英语国家学生甚至教师经常使用一些不规范表达形式,其特点是多种字符混用。如2=to, u=you, ur=your, cuz=because, 4ever--forever, r=are, gr8=great, CU2morrow=See You Tomorrow等。"网语"的泛滥对英语学习有相当的消极影响,许多学生因此形成不规范的措辞习惯,对此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和干预。

3、教育学生自觉抵制"黄、反、毒"内容。网络上一些"黄、反、毒"内容会借助网络发送到学生的邮箱中,侵蚀学生的思想,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增强对这些不健康内容的免疫力。

4、应控制全局,监控学生的进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进展,适时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给予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功课,可要求学生将双方来往信笺Forward(转交)到教师电子信箱,以便了解他们的进展和收获,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困难。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起到监督和推动的作用。

5、应处理好传统讲授与自主讨论的关系。利用电子邮件辅助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完全否定和抛弃教师的讲授。教师对于写作方法、英语特点的传授、对作业的讲评和对普遍问题的集中讲解仍然是必要的。

6、帮助学生解决国际通信中的文化冲突、语言差异、保密等问题。在与国际键友的通信中,学生会碰到诸如文化冲突、语言差异、保密等问题。其中特别是保密问题应当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安全之大局,所以教师监控和审查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可要求学生在给国外键友发信前先让教师过目把关。

五、结语

总之,电子邮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效果突出的辅助教学手段,因为它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写作环境,为实现合作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学生的写作因此成为一个发现、思考、探索、创造和兴奋不已的过程。同时电子邮件的辅助教学功能远远不止局限在写作方面,在其他语言技能的培养方面,电子邮件也可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英语教师而言,电子邮件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玉莲.因特网与外语教学.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 勒树东.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3) 胡壮麟.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现代外语,(增刊),1997,(97).

(4) 王澄艳. 关于电子邮件辅助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 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6月第2期.

(5) 王天剑. 电子邮件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心理意义与应用.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3年6月第5期.

(6)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01.

(7) MacArthur, C. A.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writing processe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6,29: 344-354.

(8) Standford, P. E-mail Writing [J].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2001,34 (2) : 21-24.

(9) Lai,F. K. & C. K. Jor. The Use of Email for ELT, From Analysis to Teaching [J].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1996,6: 103-111.

(10)Ron Belisle. E-mail Activities in the ESL Writing Class.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Vol. II, No. 12, December 1996. Accessed at http://iteslj.org/Articles/Belisle-Email.html.

(11)Ron Belisle. Let the E-mail Software Do the Work: Time Saving Features for the Writing Teacher.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Vol. IV, No. 4, April 1998. Accessed at http://iteslj.org/Techniques/Belisle-Email/.

(12)Schultz, K. & B. Fecho. Society's Child: Social context and writing development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0,35(1): 51-63.

Monday, August 17, 2009

Open-Source Textbooks a Mixed Bag in California

Open-Source Textbooks a Mixed Bag in California: Scientific American

August 14, 2009 | 15 comments

Downloadable and free, maybe--but the schoolhouse Wiki revolution will have to wait

By Brendan Borrell


TEXTBOOK 2.0: California's free, digital textbook program is a good start, but the open-source dream is still a long way off
CYBRGRL/FLICKR

As California moves forward with the first open-source digital textbook program in the nation this fall, the best content seems a lot less like Wikipedia and a lot more like traditional publishing.

Bulky, hefty and downright expensive, conventional school textbooks may rank as the most outdated part of our nation's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Many observers, including Chris Anderson, author of Free, have speculated that crowd sourcing could help bring down the cost of textbook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but chipping away a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s last profit center has proven more challenging in practice. In 2002, the California Open-Source Textbook Project aimed to produce a history textbook via Wikibooks that it estimated could save California $200 million per year. To date, the project has never cobbled together a complete book.

The open-source dream got a new boost in May, when Governor Arnold Schwartzenegger, responding to his state's budget crisis, asked content developers to submit their "open-source digital textbooks" to California Learning Resource Network (CLRN), a 10-year-old project established by the Board of Education that has long hosted supplemental electronic resources for the state.

Schwartzenegger's call sent thre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forward-thinking textbook company Pearson scrambling to get their course materials up to snuff and to demonstrate how well they met the California content standards that align with standardized tests. CLRN had asked organizations to "freeze" their content for two years and make it available as a PDF—a move that director Brian Bridges admits may seem anachronistic in a Web 2.0 world, but in the future he hopes to review updates more frequently. Earlier this week, CLRN released reviews from the 16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books submitted, revealing their adherence to the content standards—and providing a first peek into the progress of the textbook 2.0 revolution.

While the real power of open-source textbooks, Bridges and others say, is being able to tap into the knowledge of the nation's 3 million schoolteachers, a look at the recent crop of books suggests that's not an accurate reflection of how educational content is being created. So far, the front-runners were typically written by just one or several authors, and the one major organization that has fully embraced a Wiki approach failed to impress CLRN reviewers.

Take the case of Connexions, which is based at Rice University in Houston, Texas and has amassed 14,000 "modules" from teachers around the country that can be shuffled in and out to assemble into hundreds of textbooks, known as collections. "We welcome everybody to contribute," says Connexions' community development specialist Jonathan Emmons. "We are not putting a restriction on who can use our content."

Yet the Algebra II book that the group submitted this year, which CLRN gave a score of 26 out of 27 possible points, was written by a single author, a North Carolina charter school teacher named Kenny Felder. Felder was pleased by the high grade his unconventional text received, but he feels no particular allegiance with the open-source movement. "I'm proud to be part of that, but it's not something I set out to be part of," he says. "If instead of being approached by Connexions, I'd been approached by Houghton Mifflin, I wouldn't have said no."

Meanwhile, the Palo Alto, Calif.-based CK-12 Foundation submitted seven books, all with impressive CLRN scores. Founded by Neeru Khosla, wife of Silicon Valley investor Vinod Khosla, CK-12 even boasts Wikipedia founder Jimmy Wales on its board. But again, at this stage most of its books still represent a traditional mode of authorship—although they are making use of free images, such as Wikipedia photos and graphics.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is the nonprofit Curriki project, founded by Sun Microsystems and built on the XWiki platform, a next-generation Wiki application. Curriki's textbooks are the closest thing to Wikipedia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creation interface, but they were among the lowest-scoring of the bunch. Their chemistry textbook received just 44 points out of 73, and their Earth science book got just three out of 46.

"I think the process we are engaging in is what's exciting to us, but we may have been a little bit disappointed with the score we received," says Curriki spokesperson Peter Levy.

Levy attributed the low score in part to "poor communication" on behalf of CLRN and a mix-up in the document that Curriki submitted describing the textbook's match with California standards. While Curriki was granted seven days to provide additional documentation following their review in July, they never did, CLRN officials said.

"Being open-source doesn't mean high quality," says CLRN's Bridges. "All sources have to be vetted."

Overall, Bridges says he is pleased with the results, and the program will keep growing with new waves of submissions in the coming months. The digital textbooks still face major hurdles before they can end up in classrooms, since no money has been allocated to provide laptop computers or e-readers to students.

Even so, Bridges argues that it's still a lot cheaper to print out these textbooks for $10 than to purchase commercial ones for $90. "Our argument is this is a change process," he says. "Not everything will happen at once."

英语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的几个“大认识”

英语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的几个"大认识"_子虚乌有_新浪博客
(2009-02-01 00:05:08)

吴承义/文
此文曾发表于2007年9月18日的《英语教育周刊》


孙子曾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将学习英语比作一场战争,那对于战争对手有个宏观认识无疑是必要的。有了这样战略性的"大认识",才就会有相应的战术。在与英语打了24年交道之后,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

  1.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区别

  语言学习根据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地域和时期,一般可分为第一语言习得或母语习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和外语学习(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母语习得始自儿童出生,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和家人,后来随着儿童社会化的深入,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也加入其中。母语习得的特点有三:一是学习过程的无意识,因此是无负担的和愉快的;二是"先听后说",听说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读写;三是学习者浸泡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

  与母语习得对应的则是外语学习,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多发生在非目标语环境中,发生在母语定型后的时期,往往受到母语的强大影响,因此外语学习是困难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在目标语环境里学习母语之外语言的学习现象,它同时具有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特点:发生在母语定型之后;受到母语的迁移影响;是有意识的行为;但发生在目标语环境中。所以习得难度要低于外语学习,如新疆维族人学习汉语,美国新移民学习英语等。

  这一分类的目的是借鉴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些规律,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英语学习在中国是典型的外语学习(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绝对不同于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然而那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即在中国虚拟一个ESL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所作为的,比如我们有全英语课堂、互联网英文资源(文字、音频、视频)、收音机、电视、多媒体教材、在中国的外国人等等。

  2.外语学习没有捷径,但有策略

  社会竞争残酷,导致很多人在英语学习上有功利心态,那就是如何不费力或少费力获得技能,于是就有了"江湖游医"之类的英语教师、教育机构和学习秘方。然而,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是需要苦练的。

  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涉及方法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就是这个道理。英语学习也不例外。策略的作用在于少走弯路,不是不必走路,该走的路还是一定要走的,所以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学习并非易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和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同步发生的。

  3.语言学习是技能学习,不是知识学习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将英语当成知识而非能力。其实,学习英语类似学习游泳,是一种技能学习,其目的就是学会用英语与地球上其他会说此种语言的人沟通。所以,我们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是"学是为了用";二是"在用中学"。

  语言学习的一条"黄金原则"是要跳进"语言"海洋里全面接触语言,这就像学游泳,你必须跳进水里,并保证足够的浸泡时间,才能真正学会游泳,从效果上来说,泡得越久越好。

  4."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无本质区别

  高校里有所谓"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分,笔者认为这种区分没有意义。大家学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并应用;学习的规律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只是所谓专业的学生可能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多一点,课程开得全面一些。

  但是这一概念区分消极意义却不小,专业学习者往往自以为是,而非专业的学生却经常自卑。其实专业不专业和最后的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学生英语水平都非常高。所以要破除对英语专业的迷信。非英语专业的人,只要学习得法,照样可以光芒四射。是不是英语专业不重要,有没有学到家才是关键。

  5.英语学习包括八个内容

  在笔者看来,英语学习具体内容可以概况为八个方面:三个基础(语音、语法、词汇)和五种能力(听、说、读、写、译)。

  语音、语法、词汇是基础工程,必须打牢实,否则以后所做的努力都是危险或徒劳的。比如发音有严重问题的人,即使花10年时间学了一万个单词,他还是无法让别人听懂,那是多大的浪费和遗憾,所以对于基础的强调是无论如何也不为过的。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技能目标,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看这五种技能掌握得如何。这五种能力中,听和读是属于接受能力,说和写是输入能力,而译则是转换能力。

  一方面,输入能力的说和写属于更高级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英语教育长期奉行的是读写在先、听说在后的做法,以及所听内容瞬间即逝的特点,听力的培养也相当困难,鉴于以上两点,学习者应多关注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为他们是基础能力,而翻译则是基于它们的一种能力,因此其发展是较后期的事情,而且为避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在早期的教学活动中,应当极力避免逐字翻译的练习。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基础和五种能力的划分是人为的,其实它们在现实语言中是不可分的,而且学习时也无法完全分离。笔者的训练原则是"可有所侧重,但不能分离"。

  6.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角色

  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一直有争议。笔者个人的意见是:考虑到我们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英语环境里学习英语,所以最早期可以也有必要借助汉语去理解一些英语单词和句子;随着学习深入,英语水平提高,汉语用得应该"越来越少",而且"越少越好",直至完全不用。

  笔者建议有一定基础的英语学习者尽量用英文词典,而且在大脑中存贮语言素材(词汇和结构)时一定要用英语去实现。当然,翻译活动中汉语的使用,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英语学习是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教师应在认识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环境,加强英语技能训练,从而真正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Sunday, August 16, 2009

Dell Likes Ubuntu, But Has Eyes On Chrome

Dell Likes Ubuntu, But Has Eyes On Chrome - Nillabyte
Written by Karl Martineau
August 15th, 2009

Ever since Dell released it's Ubuntu powered netbooks, I've been wondering how successful they would turn out to be. While I have yet to find any sales data and I doubt Dell will be dishing any of that out, there is some good news coming out of OpenSource World.

According to an article at PC World, "Close to a third of all netbooks Dell ships during certain quarters are preloaded with Linux. . . ." That's really good news for Linux enthusiasts. And Dell is excited enough about the success of Linux based netbooks that they're looking at bringing a new product to market -- a smartbook.

What is a smartbook you ask? A smartbook is nearly the same thing as a netbook, but running on an ARM processor instead of the usual x86 chip architecture. If you'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terminology, ARM processors are typically used to power smart phones. But ARM processors have gained enough power in recent years to feasibly run a small laptop, and they have some other advantages such as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as well.

While there is no telling if or when a smartbook may hit the market, Dell has also stated that they'll be updating their pre-installed software on current netbooks from Ubuntu 8.04 (Hardy Heron) to the web-centric Ubuntu 9.04 (Jaunty Jackalope) Netbook Remix. They are also researching Google's newly announced Chrome OS for potential use in netbooks.

Welcome to Nillabyte's new Linux and Open Source column. We're very excited about open source software and the many great options that it offers, and we hope that we can share that with you through this section of our site!

Saturday, August 15, 2009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_政策文件_政策文件_开创英语新时代
发表日期:2007年9月4日 出处:教高厅[2007]3号 【编辑录入:administrator

教 育 部 办 公 厅 文 件

教高厅[2007]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发布三年以来,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部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将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高等教育 外语 教学要求 通知

送: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部内发送:部领导,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07年8月7印发



附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教学性质和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三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 ~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和寻读。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见附3:《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

较高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180词,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 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表达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9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适中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题表达个人观点,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5. 翻译能力: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6395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包括中学和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其中2200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为积极词汇(见附3:《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

更高要求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

2. 口语表达能力: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 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主旨大意及细节,能阅读国外英语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

4.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能以书面形式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能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思想表达清楚,内容丰富,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

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7675个单词和1870个词组(包括中学、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但不包括专业词汇),其中约236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包括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见附3:《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

上述三个要求是作为各高等学校在制定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文件时的参照标准。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三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以及词汇量的具体要求与指标作适当的调整,但要特别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课程设置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四、教学模式

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对于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应有相应的面授辅导课时,以保证学习的效果。

为实施新教学模式而研制的网络教学系统应涵盖教学、学习、反馈、管理的完整过程,包括学生学习和自评、教师授课、教师在线辅导、对学生学习和教师辅导的监控管理等模块,能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体现交互性和多媒体性,易于操作。各高等学校应选用优秀的教学软件,鼓励教师有效地使用网络、多媒体及其它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具体实施可参考附1: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推荐使用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见附2)。

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

在完成《课程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或参加校际联考、地区联考、全国统一考试,以对教学进行终结性评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教学评估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即对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评估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应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估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教学管理

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教学文件包括: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描述、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方式等。教学管理文件包括:学籍和学分管理、教学考核规范、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记录、考试试卷分析总结、教师授课基本要求以及教研活动记录等。

2.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完成的课程,经考试合格,应计算学分。建议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在大学英语学习总学分中不低于30%

3.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生师比合理。除课堂教学之外,对面授辅导、网络指导和第二课堂指导的课时等应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4.健全教师培训体制。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附:1.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2.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

3.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另发)

1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并充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重视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教师的面授辅导可以小组形式进行。辅导内容应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为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原则上,学生每学习16~20学时,教师应给予至少1学时的辅导。

1. 教学模式的构成


图一、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使用说明:

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实线箭头表示以某种教学环境为主,虚线箭头表示以某种教学环境为辅。具体来说,"听"的训练主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辅之以课堂教学;"说"和"读"的训练既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又要有课堂教学;"写"和"译"的训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管理由教务处、教师和计算机管理软件来实施。

2. 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


图二、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

使用说明:

新生入学后参加基于计算机的"初始测试",以确定各自起始学习级别,如一级、二级或三级。教师根据学生测试结果通过管理系统为每位学生定级、设定账号后,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始"学习课程"。当学习进行到一定时候(各校可自己设定学时数),可参加由教师设计的网络"单元测试",如果"合格"就自动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不合格"就返回到本单元重新学习,直至考核合格。当"已学到应该接受辅导的单元"时(可以是几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应"接受面授辅导"。在教师为特定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面授辅导之后,可通过口试或笔试来检测其上机学习的效果,然后决定学生是否"辅导通过"。如果"通过",学生则"继续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如果"没有通过",教师则根据情况要求学生返回某一单元重新学习,直至通过老师的面授辅导。

2

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

使用说明

1. 《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细化和列举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中的各项语言技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增强针对性。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补充或调整有关的微技能。

2. 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自评/互评表中各项微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要求。

3. 教师定期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语言微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行为。

4. 学生在自评/互评表右面的"评价"栏中对自己或同学的英语能力做出评估,能够做到的打钩(√)。根据自评或互评的结果,参考下表中的提示,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出相应安排。


自评和互评结果记录可以参考下表:





Friday, August 14, 2009

从建构主义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从建构主义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_子虚乌有_新浪博客

从建构主义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009-01-31 18:19:54)

吴承义/文

此文部分文字做了处理

论文摘要:根据新近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拟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价系统三方面着手,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即建立一个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确立标志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长期指导中国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的由来、主要观点以及在中国的基本情况,接着从建构主义角度解析新模式中的四大基本要素,并结合作者在XX院校的教学实践对新模式在XX院校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一、 引言

根据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拟从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评价系统三方面着手。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也就是要将现在的"课本+粉笔+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变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一新模式的确立标志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长期指导中国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的由来、主要观点以及在中国的基本情况,接着从建构主义角度解析新模式中的四大基本要素,并结合作者在XX院校的教学实践对新模式在XX院校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三大主义":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知主义(Cognitivism)与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学派,其中曾有三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和学习产生过较大影响,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流行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起因于外部的刺激,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学生则是接受刺激。因此行为主义者无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与心理过程。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期间,行为主义让位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首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则是对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

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可谓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根源于哲学,一直被应用于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此外,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ogotsgy)、布鲁纳(Bruner)等人也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就教学模式而言,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1]

2、 建构主义与中国教育

建构主义概念虽是西方人创造的,但就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说,中国和西方在步调上相差无几。在90年代前的中国,由于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和合作学习在现实教学中无法实现,建构主义难以进入实际教学领域,因此对建构主义的研究,仅停留在心理学家对新的学习理论的研究层面上而已。

9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开始超出纯学习理论的范畴,进入实际教学领域。在研究层面,除了建构主义理论外,针对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2],涵盖面非常广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发表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3]一文对于建构主义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还有很多研究涉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以及建构主义在数学、化学、英语等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在实践层面,由于一些教师的参与,建构主义逐渐被带入一些大中小学的课堂,不少教师正在探索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总之,建构主义在中国教育界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然而,就建构主义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领域而言,目前的总体状况是"文章多,实践少"。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尚处在由传统的"行为主义时代"向"建构主义时代"的过渡期,真正的"建构主义时代"还未到来,因为一方面,懂得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师很少,另一方面,懂得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操作的教师更为稀缺[4]

三、建构主义与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书本+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此,教育部最近颁发了《课程要求》,正式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5]

从基本属性上来说,"书本+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属于行为主义的,而"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则是属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要求》对此新教学模式只作了一些框架性的粗线条描述,并针对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两个图示【图一和图二】。笔者认为,这不足以帮助我们真正认识新模式,认清新模式本质的关键在于对其中涉及的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大基本要素进行建构主义解析。

1、 关于学生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transmission),而是知识的处理( transaction )和转换(transformation)[6]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为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新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够弥补传统课堂听说训练的不足,能够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从而能督促学生积极学习,促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其他应用能力有较快提高。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学生需要学多少时间就可学习多少时间,并且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的级别和水平的学习材料,可以自己设定目标,可以通过自测反馈信息,立即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发现问题,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难度和进度。[7]

《课程要求》附件一所提供的图二说明的就是学生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主体作用":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当然,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2、 关于教师

由于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学模式,因此成为一名建构主义教师可能并非易事。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进行范式的转变","必须主动放弃熟悉的见解和做法,并采纳新的见解和做法。"[8].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教师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积极从事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教师利用CAI课件和精选的网上教学资源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和各种音视频设备呈现教学内容,将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为学生创设了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并进行相互提问,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在图二所示的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重视教师的面授辅导作用,教师的面授辅导应以小组为主。原则上每组学生不应超过8人。辅导内容应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为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学生是否可以继续学习。辅导以小组进行,学生每学习16~20学时,教师应给予1学时的辅导。"[9]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如果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那么这种教学必定会失败: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10]

3、 关于教材

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试用的全新学习系统的教材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教学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系统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与传统教材相比,这四套新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因为它们具有一些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新特点。

首先,在载体上,新教材拥有课本、光盘和网络课程三种不同的载体[11],真正实现了教材的立体化。教材的立体化同步推出,有助于拓宽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可以从课本开始,通过网络媒介延伸到多元化的信息世界;有助于教师对教与学的思维转变和手段更新,使"灌注式教学"能逐步演化到自主选择、参与式的教学;还可有助于教学模式的转变,既可以实现由教师现场指导的实时同步学习,也可以实现在教学计划指导下的非实时自学,还可以实现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网络电话等手段的小组合作型学习等。

其次,在设计上,新教材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双重优点于一身。新教材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传输,还有学生学业管理模块;不仅跟踪学生的学与练的过程,还自动记录学习的情况,提供平时学习成绩的查询。网络课程还为教师提供了试题库和实施考试的工具和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实时和异时交互的工具,在网络课件内设置了网上讨论区和电子邮件列表系统,使学生在教材网站上方便快捷的实施互动交流,开展小组合作型学习。然而网络教学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加强,绝对不是对课堂教学的取代。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师生交互的重要手段,只不过教师应当适当减少内容的重复讲解,同时加强面授形式的课堂教学和辅导。

再者,在内容上,兼顾基本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拓宽。新教材的网络课程提供了详尽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东西,还提供了网上工具,便于教师自行制作教案或修改网络已提供的教案,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此外,还提供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空间。然而教师应以基本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战场。

4、 关于媒体

这里所说的媒体其实是指教学环境。根据图一,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媒体或教学环境显然包括计算机和课堂两个部分,这一点从新模式的名称"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也可看出。

其中的计算机可以是单机或网络,而网络可以是局域网、校园网或互联网。基于计算机的媒体在技术上可以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易于操作性。根据《课程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新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没有抛弃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而是适当保留了基于课堂的教学环境。《课程要求》建议"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但是,无论是上机学习,还是课堂学习,都应安排足够的教师进行指导或讲授。"[12] 在新模式中,课堂教学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课堂教学应与教学软件在进度上基本上要相配合。二是要分类指导。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讲授不同的内容。三是大班授课与小班辅导结合。阅读理解、语法、写作和翻译技巧都可以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大班解决大的问题,小班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四是要缩减课时,无论大班还是小班教学,都应减少课时量,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在新模式中,基于计算机的新型媒体和基于课堂的传统媒体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种新的复合型媒体已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材接触和互动的场所,是教和学的理想环境。

总之,在这种"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起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主导作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传统模式相比,在这种新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完美地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新模式在XX院校中的实施:几条建议

不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都有成功的案例,但每一种理论又都不具备普适性。新的建构主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不例外。与传统模式相比,新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并非灵丹妙药。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漏洞和问题也是必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对于新模式的实施而言,研究其潜在问题比探讨其潜在优势似乎更有指导意义。

XX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因此XX内外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差异的一面。针对新模式在XX院校的实施,在此笔者拟结合XX院校的特殊性提出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1、网络教学不是课堂教学的取代。

新模式既包括了网络教学,也包括了课堂教学,但是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教学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加强,绝对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取代。要避免唯技术论,唯网络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要同时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鼓励优秀教师讲授适宜于课堂教学的课程,与基于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相结合。"[13]因此,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师生交互的重要手段,课堂在新教学模式中仍有重要作用。课堂上讲语法,讲阅读理解,讲写作,讲翻译技巧。可以有不同的教材和多种参考书,也可以大班讲课,因为不需要练习听说。计算机软件主要解决听说,特别是听的问题。当然计算机软件也可以辅助地解决语法和阅读理解问题,还有一些英语文化知识问题,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解决。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以及自己的时间等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个性化和时间、地点的自由化,减少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模式应是将上机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地结合,而不是机器取代教师的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英语教学朝着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课堂教学以及教师的辅导则具有面对面交流、富于情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更好地互动等特点。两者各有所长,各有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地将两方面的长处恰当地组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新的教学模式。

2、个性化学习不等于无约束学习,主动学习不等于不去学习。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学生享有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会独立使用多种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学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材料,制定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计划。这种自主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这种模式中却隐藏着一种风险:即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个性化的学习很可能会变成无约束的学习,甚至主动学习可能会变成不学习。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比较纷乱的网络环境下,容易受到与当前学习无关的额外信息干扰。而且学生单独学习,缺乏同学间的交流,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美国有一项关于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统计报告已经显示,远程教育的学生明显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14]。这说明缺乏教师的直接指导,一些学生会滥用所享有的自由和主动,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所以,不能盲目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学校教务部门和老师必须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还要有相应的检查、辅导和规范的管理机制。要有辅导老师负责进行学习过程管理和答疑辅导。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好坏将是决定新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学生管理方面,XX院校向来都有着更完整、更规范的制度和做法,这是XX院校相对于地方院校的优势,应该继续发扬,而不应该随意放弃。

3、教师素质是关系改革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新模式改革需要高校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硬件建设是指提供新模式运营所需的校园网和计算机;软件建设是指培训出胜任建构主义教学的大学英语师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虽然应该并重,但是培养英语师资才是重中之重,应将资金主要投放到这里。学校要重视外语任课教师的重新培训问题,因为新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认识能否到位。教师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角色上来,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推广新模式。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因不了解网络技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了解网络环境中的学生特点,以往的教学经验已不完全适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不能表达到位,使学生学习效果下降。

在大学英语师资建设方面,XX院校已经有了一些宝贵经验。比如,XXXWY学院每年都举办一个全X外语师资培训班,学员是来自全X各高校的英语教研室的现职教师。这个培训班对于提升他们的英语教学水平意义重大,一方面他们有机会聆听作为全X外语教学核心的外语学院的资深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场观摩高水平的示范课;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和来自XX其他院校的同行交流的场所。这样一来,借助XXXWY学院的龙头作用,全X大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将能与时俱进。

4、XX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体现XX特色。

鉴于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学生入学水平和所面临的社会需求都不尽相同,《课程要求》只是指导性的,它赋予了各校因校制宜、各地因地制宜的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而不再搞"一刀切"。

为此,XX院校首先应该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源情况、学生英语水平、师资力量、学校定位以及国防需要等因素之后,再来制订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另外,如前文所提,除基本教学内容外,新模式还为教学内容的拓宽提供了可能。因此XX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自行制作教案过程中可自行加入适合本校学生的X事英语素材,以体现英语教育的X事特色。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XX特色问题上,有两个因素不可忽略:一是XXXWY学院的核心龙头作用。作为全X外语教育的基地,XXXWY学院在XX英语教学的科研和实践层面都享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可起示范作用。二是XX院校协作中心外语协作组组长联席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有利于优化XX院校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

五、结语

《课程要求》的颁布标志着建构主义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指导理论地位的正式确立, "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必将为 "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取代。但是一切都才刚刚开始,现在就欢呼建构主义时代的到来还为时尚早,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XX院校应该同地方高校一起,关注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新问题的对策,并加强X内外院校的经验交流,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1] 本文此处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来自下列文献: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 05期;张祖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原则",《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 06期;David H. Jonassen, A Model for 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CCE97, 1997.12;Von Glasersfeld, E.(1995),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In: L. P. Steffe & J. Gale(ed.),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p.3-15).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Merill, M. D. (1991) 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Duffy, T. M. & Jonassen, D. H.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 (pp.99-114).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 据笔者2004年10月17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显示,1994年至200410月,中国大陆境内公开发表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论文就达874篇之多。

[4]A Survey of CAL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By Peng Weiqiang (Guangdong RTVU Guangzhou China),《电大快讯英语》,2004年第二期,来自http://www.open.edu.cn/elt/6/5.htm 。根据文章作者的调查,受查对象普遍对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满意,半数以上的人感觉对教育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知之甚少。

[5] 见《课程要求》。

[6] Chang-Wells, G. L. M. & Wells, G. (1993). Dynamics of Discourse: Litera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Forman, E. A., Minick, N. & Stone, C. A.(ed.). Contexts for Learning: Social-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 s Development (p.58-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校内建了3个学生自主学习中心,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晚上10点,学生可以随时去。在这个自主学习中心里面,有BBC、VOA等经过我们录制的放在网上的材料。同时,学生可以做课程的复习,可以做4、6级考试。

[8] Brooks, J.G. and Brooks, M.G.. Alexandria, VA (1993)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25.

[9] 见《课程要求》。

[10]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来自www.itedu.net.cn

[11] 这三种载体既可选择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可选择的方式有:课本+音带(适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课本+光盘(适用于能提供计算机的院校或能使用计算机的学生);课本+网络课程(适用于具有网络服务条件的学校或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

[12] 见《课程要求》。

[13] 见《课程要求》。

[14] 冯霞:"掌握网络传播特点保证网络教学质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网(http://www.cmr.com.cn/distance/wangluo/001.htm)。

Featured Post

Windows和Ubuntu双系统完全独立的安装方法

http://www.ubuntuhome.com/windows-and-ubuntu-install.html  | Ubuntu Home Posted by Snow on 2012/06/25 安装Windows和Ubuntu双系统时,很多人喜欢先安装windows,然...